环保 互联网,还是互联网 环保?
时间:2015.09.25 来源: 作者:
“互联网+”包含了“空、云、大、物、移、智”六大技术。“空”指以地理空间信息为基础的“天空地一体化”数据采集技术,“云”指云计算,“大”即大数据,“物”指物联网,“移”指移动互联网,“智”即智能化。这六大技术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辩证统一关系。“互联网+”是对这六大技术的抽象性概述,源于六大技术,又高于六大技术,是目前信息化领域的最高版本。
“互联网+”环境下,企业面临更大的挑战。从技术层面上来讲,“互联网+”时代技术更新迭代周期缩短,如果企业缺乏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
在环境信息化领域,环境管理工作主要依赖于应用系统,导致一些企业的发展陷入误区,如果不断地复制和模仿大企业技术,只注重环境应用系统的研发,往往不到两三年便销声匿迹了。环保部门不但是环境信息化产业的主要需求方,也是环境信息化领域PPP模式的主要推动者。我国环境问题复杂,不同地区环保部门面临不同的环境问题,企业在提供信息化服务时,要与环保部门的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当地环境管理的真实需求,从技术层面对环保部门的需求进行梳理,切忌将应用系统在不同地方进行复制。
环境信息化最终要走向市场、服务公众,环境信息化服务商要充分重视公众参与的作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为公众广泛参与环保提供了条件。环境信息化企业的定位,应从单纯服务政府和企业的角色中解脱出来,逐渐转向服务公众,开发针对公众的环保产品,将服务公众纳入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环境信息化企业要注重自身的创新能力,加强研发体系的建设。“互联网+”以技术发展为基础,而技术是千变万化、日新月异的。如果环境信息化服务商只注重应用而忽视整体的研发,将无法持续发展。当然企业也不能盲目创新,要结合自身优势进行创新。在环境信息化领域,企业创新和研发体系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一两天打造的,而要以自身优势为基础,以研发为主线不断积累。
很多人在提出信息化需求时,一味地追求“高大上”的技术。其实在美国、日本,很多系统用的都是老旧机器,技术也不是最先进的,然而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运行得也很好。所以需求方提出需求时,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跳出过度追求高大上技术和设备的误区。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一个长期的投入和维护,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所以,需求方在开展环境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有长期建设的思想准备,通过不断投入多种资源,环境信息化才能在环境管理工作中逐渐迸发出火花,助推环境管理工作。
环境信息化服务商分为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传统企业运用互联网的意识和能力不足、跨界融合型人才匮乏等问题严重。更多的传统企业其实是“+互联网”,将互联网因素融入到传统的环保领域。传统企业在“+互联网”过程中,不能盲目追随潮流,而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立足自身优势,完成转型。
“互联网+”,更多地是要求互联网公司主动与产业跨界融合,主动地“+环保”,寻求环保领域的契机,为环保部门提供服务。以中科宇图为代表的一些环境信息化服务商,基于互联网技术,与环保部门形成紧密合作,这是真正的“互联网+环保”。
国家应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推进智慧环保PPP的发展模式,为环保部门和信息化服务商搭建合作平台,支持和鼓励企业参与环境信息化建设。国家在推动环境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项目引进的方式,鼓励企业主导或参与,走出技术研究成果只在科研院所“转圈”的现状。国家与企业的合作,不仅可以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带动整个行业和产业的发展,也为环境信息化发展开辟新的路径,添加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