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防尘对策
防尘对策
时间:2017.03.03 来源: 作者:

行业、专业技术管理措施


根据各行业、专业(如耐火材料、铸造、输煤、玻璃生产配料等)有关规范的要求,应采取的其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限制、抑制扬尘和粉尘扩散


1)采用密闭管道输送、密闭自动(机械)称量、密闭设备加工,防止粉尘外逸;不能完全密闭的尘源,在不妨碍操作条件下,尽可能采用半封闭罩、隔离室等设施来隔绝、减少粉尘与工作场所空气的接触,将粉尘限制在局部范围内,减弱粉尘的扩散。


利用条缝吹风口吹出的空气扁射流形成的空气屏幕,能将气幕两侧的空气环境隔离,防止有害物质由一侧向另一侧扩散。


2)通过降低物料落差、适当降低溜槽倾斜度、隔绝气流、减少诱导空气量和设置空间(通道)等方法,抑制由于正压造成的扬尘。


3)对亲水性、弱粘性的物料和粉尘应尽量采用增湿、喷雾、喷蒸气等措施,可有效地减少物料在装卸、运转、破碎、筛分、混合和清扫等过程中粉尘的产生和扩散;厂房喷雾有助于室内漂尘的凝聚、降落。


对冶金、建材、矿山、机械、粮食、轻工等行业的振动筛、破碎机、皮带输送机转运点、矿山坑道、毛皮加工等开放性尘源,均可用高压静电抑尘装置有效地抑制金、钨、铜、铀等金属粉尘和煤、焦炭、粮食、毛皮等非金属粉尘以及电焊烟尘、爆破烟尘等粉尘的扩散。


4)为消除二次尘源、防止二次扬尘,应在设计中合理布置、尽量减少积尘平面,地面、墙壁应平整光滑、墙角呈圆角,便于清扫;使用负压清扫装置来清除逸散、沉积在地面、墙壁、构件和设备上的粉尘;对炭黑等污染大的粉尘作业及大量散发沉积粉尘的工作场所,则应采用防水地面、墙壁、顶棚、构件和水冲洗的方法,清理积尘。严禁用吹扫方式清扫积尘。5)对污染大的粉状辅料(如橡胶行业的炭黑粉)宜用小袋包装运输,连同包装一并加料和加工,限制粉尘扩散。


通风排尘


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工艺特点和排尘的需要,利用风压、热压差,合理组织气流(如进排风口、天窗、挡风板的设置等),充分发挥自然通风改善作业环境的作用。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全面或局部机械通风排尘装置。


1)全面机械通风


是对整个厂房进行的通风、换气。是把清洁的新鲜空气不断地送入车间,将车间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包括粉尘)浓度稀释并将污染的空气排到室外,使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达到标准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以下。一般多用于存在开放性、移动性有害物质源的工作场所。当数种有毒蒸气或数种刺激性气体同时在室内散发时,全面通风换气量应按各种有害物质分别稀释到相应的最高容许浓度所需换气量的总和计算。同时散发数种其他有害物质时,则按分别稀释到相应最高容许浓度所需换气量中的最大值计算。


2)局部机械通风


是对厂房内某些局部部位进行的通风、换气,使局部作业环境条件得到改善。局部机械通风包括局部送风和局部排风。局部送风是把清洁、新鲜空气送至局部工作地点,使局部工作环境质量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主要用于室内有害物质浓度很难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工作地点固定且所占空间很小的工作场所;局部排风是在产生的有害物质的地点设置局部排风罩,利用局部排风气流捕集有害物质并排至室外,使有害物质不致扩散到作业人员的工作地点,是通风排除有害物质最有效的方法,是目前工业生产中控制粉尘扩散、消除粉尘危害的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局部通风时一般应使清洁、新鲜空气先经过工作地带,再流向有害物质产生部位,最后通过排风口排出,含有害物质的气流不应通过作业人员的呼吸带。


教育、检查和设备维修


采取防尘教育、定期检测、加强防尘设施维护检修、定期体检和检查等管理措施。


工艺和物料


职业卫生的预防对策


对于职业危害的预防,应优先采用无危害或危害性较小的工艺和物料,减少有害物质的泄漏和扩散;尽量采用生产过程密闭化、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装置(生产线)和自动监测、报警装置和连锁保护、安全排放等装置,实现自动控制、遥控或隔离操作。尽可能避免、减少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接触产生有害因素的设备和物料。


防尘对策


工艺和物料


选用不产生或少产生粉尘的工艺,采用无危害或危害性较小的物料,是消除、减弱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


例如,用湿法生产工艺代替干法生产工艺(如用石棉湿纺法代替干纺法,水磨代替干磨,水力清理、电液压清理代替机械清理,使用水雾电弧气刨等),用密闭风选代替机械筛分,用压力铸造、金属模铸造工艺代替沙模铸造工艺,用树脂砂工艺代替水玻璃砂工艺,用不含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或含量低的物料代替含量高的物料,不使用含锰、铅等有毒物质,不使用或减少产生呼吸性粉尘(5μm以下的粉尘)的工艺措施等。


防护用品


由于工艺、技术上的原因,通风和除尘设施无法达到劳动卫生指标要求的有尘作业场所,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工作服、头盔、呼吸器、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