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损害眼睛的程度除了与不同波长的激光有关外(CO2激光10.6μm;Nd:YAg laser1.06μm,He-Ne laser 632.8nm),还与激光进入眼睛总的光能量、能量密度及功率密度相关联。
激光的种类中,当可见或近红外激光功率密度很低时不引起眼睛的急性损害。主要原因是由于激光的功率密度低,视网膜组织虽接受了激光光子能量逐渐变热,但热量一方面通过分子振动把热量传给周围组织,再传到眼睛外面;而另一方面可以将热量传给密布于网膜底层脉络膜里的微血管,随着微血管中血液循环再散发到眼外去。因此,视网膜至整眼的温度无明显升高,或略有微温变化,仍是在对眼睛完全无害的范围内。
视网膜的损伤取决于功率、时间,如当可见或近红外连续激光的功率密度不断增加,致视网膜上的热量聚累速度大于散热速度时,或功率密度不是很高,但视网膜吸收时间太长,视网膜接受光子流部位的温度必升高,即照射时间越长,温度升高越大,温度升高越大,超过正常眼温10℃以上,就要引起视网膜损害。
1.瞳孔大小及损害程度 瞳孔的大小对受伤程度有一定比例关系。缩小的瞳孔可以减少进入眼底的激光量。瞳孔越大进入眼内的激光量越大,眼底损伤程度越重,越不可逆转。因此,瞳孔缩小对保护眼底视网膜,防止激光束损伤有一定的意义。
2.瞳孔的变化与环境不同 在光线较暗的室内,瞳孔散开就大,在这样的环境中调试,使用激光器者,必须慎重保护眼睛。因此时眼睛的瞳孔外于最大状态,进光量虽少,也最容易伤害眼睛视网膜。缩小的瞳孔,除能减少进光量而外,瞳孔外的激光量可被虹膜吸收、而将热量由虹膜的微血管扩散转移。一般人的眼睛,在适应暗的环境时,瞳孔直径为7~8mm,在可见的强光下可以缩小到只有1.5mm,通常在白天瞳孔直径约2~3mm。因而,最大瞳孔与最小瞳孔之间的透光面积相差20倍以上。